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人是不能被复制的

来源:中学物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潘建伟院士 潘建伟院士给杭州中学生上了一堂物理课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 人是不能被复制的 最近,西湖大学公开课“湖心讲堂”第一课开讲,首场就邀请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

潘建伟院士

潘建伟院士给杭州中学生上了一堂物理课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

人是不能被复制的

最近,西湖大学公开课“湖心讲堂”第一课开讲,首场就邀请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就是潘建伟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的。本期,就让我们跟随潘院士,走进量子力学的神奇世界。

A>

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

这个实验让爱因斯坦都困惑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有一个信念: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都学过牛顿力学,它可以计算日月星辰如何运动。也就是说,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可以精确预言。

既然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都能精确预言,就会引出一个概念:决定论。那么,一个人的命运是不是注定的?

人们内心深处多半不相信世界是决定论的。霍金讲过一句话:“即使是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人,在过马路的时候也会左右看一看,以免被车撞到。”

所以,这个世界到底是决定论的,还是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以至于我们可以有自主意识和自由的思想?如果世界是不确定的,如何用物理学证明?

我们可以用一个物理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光的双缝实验,很多同学在中学物理课里学到过。

一束光在穿越两个并列的细缝以后,会出现明暗相间,像斑马一样的图案,这叫“干涉条纹”。这是“波”的典型特征,因为波是可以同时穿过两个缝的。水波、声波都会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根据经典物理学,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也会干涉。

然而,物理学家也发现,其实光是由很多小颗粒组成的,这些小颗粒就是光能量的最小单元,叫做“光量子”,或“光子”。为了形象,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颗台球。

如果把这颗“台球”也做双缝实验,就会发现,在单次实验中,“台球”可以随机出现在很多地方。但是重复很多次以后,竟然也出现了干涉条纹。

这就非常让人困惑了,因为那意味着,这颗“台球”也像波一样,可以同时穿过两个缝。这怎么可能呢?

为了检测它到底穿过了哪条缝,物理学家又做了一个实验,在两个缝旁边都放一个用来检测的原子。如果光子从某个缝过去了,那个原子能“探测”到。

结果,原子果然探测到它是从其中一条缝过去的。但让人惊讶的是,当我们知道光子从哪一条缝过去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消失了。

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知道光子路径的话,就没有干涉条纹;如果出现了干涉条纹,我们就无法判断光子的路径。

也就是说,光子走的路径,竟然和我们是否去观测它有关。

物理学家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爱因斯坦相信上帝不掷骰子,光子的路径一定是预先确定的,只不过理论还不够好,没有掌握真正的规律。

而另一位物理学家玻尔则认为,光子的路径在没有测量之前是不确定的。如果你去看它,它在某一条路径上;你没有看,就是在两条路径上,处于通过左缝和通过右缝的相干叠加。

B>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

世界是本质不确定的

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他认为,如果量子力学是对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有“纠缠态”的粒子,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决定另一个粒子。

为了形象一点,可以打个比方。假定有两朵花处于纠缠态。花有两个属性:颜色和气味。

如果用眼睛看左边的花是红色,那么右边也是红色。再看一遍,左边是蓝色,那么右边也是蓝色。如果闻左边的花香是玫瑰香,那么右边也是玫瑰香;如果左边是兰花香,右边也是兰花香。

现在有两种理论解释这种现象。爱因斯坦认为,花的颜色和气味是事先定好的,跟我们看不看、闻不闻没关系。而量子力学则认为,颜色和气味在我们测量前完全不确定,对一朵花的测量结果,会瞬间决定另一朵。双方争论不休,谁也不能说服谁。

在爱因斯坦提出量子纠缠概念30多年以后,有一位叫约翰·贝尔的科学家找到了验证的方案。结果,几乎所有的实验都证明量子力学是正确的。

这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结果:物理量的值不是预先确定的,只有测量的时候才会决定它是什么性质;测量的结果是随机的,观测者的行为会影响体系的演化。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 网址: http://www.zxwlzzs.cn/zonghexinwen/2020/0912/538.html



上一篇:江西省崇义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黎声福
下一篇:中学物理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lulu897704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