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物理》刊物宗旨[06/30]
- · 《中学物理》征稿要求[06/30]
- · 《中学物理》投稿方式[06/30]
- · 《中学物理》收稿方向[06/30]
- · 《中学物理》数据库收录[06/30]
- · 《中学物理》栏目设置[06/30]
物理课上与牛顿定律“零距离”,长沙举行这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5月13日,长沙市数字化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望城区第一中学举行。80多位学校校长、教学负责人、专家等参加现场研讨,另有超4千名专家、教师等通过网络直播参与了
5月13日,长沙市数字化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望城区第一中学举行。80多位学校校长、教学负责人、专家等参加现场研讨,另有超4千名专家、教师等通过网络直播参与了本次活动。
通过网络直播,大家也观摩了长沙市实验小学教师杨敢带来的小学数学《圆的运动》的观摩课。三堂课展现了目前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以及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长沙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有关情况,提出要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运用技术手段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持续创新,在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创新,在高质量学校建设上持续创新,在高质量家校协同上持续创新,在高质量教育评价上持续创新,在高质量教育公平上持续创新。
“请同学们看视频思考一下,为什么各地的传统民居不一样?”在望城一中教师尚嫦娜带来的一节高中地理学科公开课上,同学们在学校虚拟现实实验室里,带着问题开启了这堂课,并借助信息化设备形象生动地了解了各地传统民居的特点、与当地地理条件的关系及修建过程等。
研讨会上,原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孟宪凯教授进行了主题报告。教育部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赵子莹、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滔、全国地理教学制图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王秋平等专家分别从教育数字化如何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具体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享。
在地理课上,“穿越”到白垩纪时代与恐龙“零距离”;在生物课上,“钻进”人体内部来一次消化“旅行”;物理课上,将抽象复杂的发动机“拆解”,直观地看到其内部构造机的工作原理……这些未来课堂正在来到我们身边。
在望城一中教师谭志刚带来的高中物理公开课上,他从中国女排名将朱婷发球的视频引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与解析了常见的抛体现象,并带领大家进入“牛顿公园”进行现场验证,进而一步一步地探索抛体运动的规律。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据望城一中校长刘宇介绍,近年来,该校推进数字化教学,打造了18间AI教室,建设了VR仿生实验室等。并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从智能组卷、云端阅卷到学业评测报告的全链条式数字化,建立了考试大数据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和诊断,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为学生错题集等学科学习类产品。
结合三堂展示与观摩课,长沙市教育学会顾问肖万祥在点评中表示,长沙是全国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通过课堂实践,可以看到信息化为教育赋能的强大动力,比如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安全自信的氛围,同时能够为学生思维的闪光提供真实情境和技术支持,并精确地支持学生项目式、个性化、化验式的学习。肖万祥建议老师们放下对智能化课堂影响系统知识学习的担心,放下技术绑架课堂的担心,放下信息技术进课堂是赶时髦的心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与教学带来改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学习的快乐。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 网址: http://www.zxwlzzs.cn/zonghexinwen/2022/0518/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