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物理》刊物宗旨[06/30]
- · 《中学物理》征稿要求[06/30]
- · 《中学物理》投稿方式[06/30]
- · 《中学物理》收稿方向[06/30]
- · 《中学物理》数据库收录[06/30]
- · 《中学物理》栏目设置[06/30]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中学名师武进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命题特点一:深化基础性,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 3.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
命题特点一:深化基础性,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
3.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
3.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会物理中“建模”的思维方法,体会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的“科学思维”,理解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能通过建构物理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
2022年高考物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基于课标要求,深化基础性考查,优化情境设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遵循学科规律,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4.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引导学生能够利用物理学科专业术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命题特点三:注重物理实验的考查,体现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地位。
另外,全国乙卷18题为创新题目,一方面以实验为背景,一方面由多年的单项选择改为多项选择,学生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1.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探究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不断请学生尝试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甚至用生活中的一些特定情境进行物理试题设计。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强化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依据课标,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实验;教师也要积极创新实验方式,多开发证据性强、可视性强、有趣的演示实验。
新高三备考建议:
名师点评系列相关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高中物理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科研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郑州十一中贾颖: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 才更为准确和辩证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郑州中学窦章卫:跨越发展显国力 芳华报国正当时
2022年高考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全国乙卷第18题用智能手机测地磁场,以实验为背景。全国乙卷第22题以雷达探测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为背景。该题目还要求学生给出该飞行器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理由,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全国乙卷第23题探测待测电阻在一定电流范围内的伏安特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以及选择合适的器材。这些试题均体现了物理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高中开足开好实验课,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语文】郑州中学名师余为:求实创新,亮点频现
3.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废旧材料替代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充分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如全国乙卷第14题以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中自由飘浮为情境进行考查,体现新时代我国重大科技发展成果,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乙卷第18题用智能手机测地磁场,要求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测量结果论证测量地点、y轴正方向的指向情况等,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证据意识。全国乙卷第21题以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为情境,扩展学生关注的科技领域,拉近学生与微观世界的距离。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 网址: http://www.zxwlzzs.cn/zonghexinwen/2022/0609/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