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物理》刊物宗旨[06/30]
- · 《中学物理》征稿要求[06/30]
- · 《中学物理》投稿方式[06/30]
- · 《中学物理》收稿方向[06/30]
- · 《中学物理》数据库收录[06/30]
- · 《中学物理》栏目设置[06/30]
郑州中学名师武进道:守正创新 重视能力 看准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武进道,郑州中学高三物理背课组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物理奥赛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获得郑
武进道,郑州中学高三物理背课组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物理奥赛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获得郑州市优质课奖项,多次获得高新区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
综上所述,2022年高考物理全国乙卷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出发,守正创新,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望师生多加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在教学中应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点评】
3.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会物理中“建模”的思维方法,体会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的“科学思维”,理解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能通过建构物理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
大河网讯(记者 陈静)6月8日,记者采访了郑州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武进道对2022河南高考理综物理进行试卷点评,并为准高三学子送上备考指南。
3.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废旧材料替代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充分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基于课标要求,深化基础性考查,优化情境设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遵循学科规律,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3.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
新高三备考建议:
2.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教基本知识与方法,更要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同时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要在教学中渗透定性和半定量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利用量纲分析、数量级估计等解决物理问题。
另外,全国乙卷18题为创新题目,一方面以实验为背景,一方面由多年的单项选择改为多项选择,学生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新高三备考建议:
【名师】
2.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改进传统实验,让学生有机会利用手机做实验,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如全国乙卷第14题考查学生对太空失重本质的理解。全国乙卷第15题考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同时性和矢量性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的认识。全国乙卷第16题创新设问角度,要求学生判断小环从大圆环顶端下滑过程中与其速率成正比的物理量,渗透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全国乙卷第22题考查学生对实验中逐差法的运用,通过加强对通用分析方法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的实验基础。全国乙卷第23题探测待测电阻在一定电流范围内的伏安特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以及选择合适的器材,无不是考查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和方法。
如全国乙卷第14题以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中自由飘浮为情境进行考查,体现新时代我国重大科技发展成果,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乙卷第18题用智能手机测地磁场,要求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测量结果论证测量地点、y轴正方向的指向情况等,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证据意识。全国乙卷第21题以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为情境,扩展学生关注的科技领域,拉近学生与微观世界的距离。
高中物理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科研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强化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依据课标,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实验;教师也要积极创新实验方式,多开发证据性强、可视性强、有趣的演示实验。
文章来源:《中学物理》 网址: http://www.zxwlzzs.cn/zonghexinwen/2022/0609/1126.html